温馨提示
  • 签到成功,恭喜您获得1智币的奖励!

培训频道

培训频道 > 国培省培 > 国培资讯

2014语文国培心得体会

在为期十天的国培学习期间,我专心聆听了数位教授、专家、学者的讲座,他们深邃的学术知识和独特的讲课风格,使我受益匪浅。我格外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完成好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博取众长,从而使我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加深。我期待这次专业的深入学习,为我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此次培训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在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明显的转变和提高。以下三点是我这段时间的最深刻的体会:

一、学识渊博的专家团队,传授一流的教学理论

华东师大为我们邀请到了国内十五位著名的学者为我们讲学。谭细龙教授开场就讲了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我姑且称之为“洗脑课”,这堂课上得妙趣横生,贴近我们的心理实际。他更多的是强调我们要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细胞,运用正能量服务于我们的学生。陈庆雯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她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让我们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吴军其教授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诙谐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来为自己服务。胡明道老师讲授了高效课堂行为研究,她形象的利用了“立交桥”个比喻,让我们明白,高效的课堂就是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要参与的课堂,是人人都能通过参与获得知识的课堂。黄永林教授为了我们这堂课,风尘仆仆的从上海赶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了国家和地方积极申遗的原因,了解了文化遗产与人类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我的家乡有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但我从来就不关心、不了解。听了讲座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浅薄。总之,太多太多的一流理论,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些不正是我们渴求的知识吗?

二、团结友爱的学员团队,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

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计价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本次培训,共有100名来自贵州九个地区的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按地区分成了九个小组。认识之后,大家如同兄弟姐妹,学习上互相探讨,生活中相互关心。

在小组圆桌论坛中,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说,没有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因为交流我充实了自己;因为互动,我获得了进步。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能力更上新台阶。

三、勤奋刻苦的学员,在磨练中成长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这个过程一定是异常艰难的,但只要勤奋刻苦,每天进步一点点,终有收获。

四、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几天的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每天,都有不同的专家为我们讲授不同的课程,记笔记,反思,写心得,这种快乐不是旅游、K歌等活动所能体会到的。我们离开学校太久了,原先掌握的知识已经太陈旧了。这些天,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有力新目标,能不快乐吗?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张家轩

(peixunpindao)